教育的灵魂是什么?是关注生命,尊重生命,促进生命的成长。
曾几何时,我们的前辈和学生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,他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,他们不仅教书,更重视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。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长大了,是那次和我的语文老师宋在银先生喝酒。那时我刚上初三,假期补课结束,宋老师带我们这些农村娃去城里逛公园。中午自由活动时,我在小饭店遇到了宋老师,他招呼我坐下来,让我陪他喝啤酒。当时在农村,能吃饱饭就算是小康人家了,啤酒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,别说没喝过,不怕大家笑话,我是第一次见到这冒着白色泡沫的“酒”。我怕喝醉,只是尝了一小口,那股涩涩苦苦的味道,让我差点吐出来。宋老师看到我的狼狈相,呵呵大笑,故意激将说:“老师请的酒,你不喝掉,不是不给我面子吗?男子汉哪有不会喝酒的道理?”我端起碗,一口气全部喝了下去。那次喝酒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成人的快感。
不知从何时起,这样亲密的师生关系不见踪影。应试教育成了唯一的教育追求,教师和学生成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,教师的责任就是管理学生,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,在各种考试中考出能为学校争光、为教师个人争光的所谓“优异成绩”;教师和学生成了服务者和“上帝”,教师的任务就是为“上帝”服务,为他们提供进入高等教育的“入场券”。
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驱使下,“分层次教学”成了应试教学最冠冕堂皇的口号,在这口号的背后,是生命被侮辱!是尊严被践踏!是精神被摧残!重点校、重点班,成了师生可以骄人的光荣的桂冠;普通校、普通班,成了师生难以抬头的耻辱的烙印!
有一次,我问高一新生,你们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?无人回答。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,自己是被淘汰的学生,没有任何荣耀而言。我大声地对孩子们说:“你们最值得骄傲的是你们的生命!你们的生命有着和老师一样的尊严!孩子们,抬起头,你们并不比他们缺少生存在这个世界的理由。世界是所有生命的世界,你们是这个世界最高贵的生命!”
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《因为我爱你》,主人公庄重老师带着所谓的“差班”的学生去参加市“教坛新星”比赛,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生成的精彩,没有教师博学风趣的演讲,朴朴素素,平平淡淡,没有任何看点,然而他却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收获终身难忘的尊重——全体听课老师为他们鼓掌。有朋友说,小说中所描述的庄重的言行其实是 作者 自己的写照,这话没错,我的确是以自己为原型来塑造庄重这一形象的。前年,我也曾用所谓的“差班”上过一节校青年党员示范课,这样做的出发点只有一个,那就是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是值得尊重的生命。
尊重学生的生命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,尊重他们的思想,尊重他们的情感,尊重他们的自由。无论是课上,还是课下,教师既不要作出高出学生一头的气派,喋喋不休地教训学生;也不要摆出悲天悯人的姿态,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;我们要让学生在我们面前站起来,直视我们的眼睛,洞悉我们的心底,勇敢的打开心灵窗口,敞开智慧的门扉,平等而真诚的和我们交流。在交流中,融会情感的脉流,碰撞智慧的火花,提升精神的海拔!
促进生命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。教育的任务就是 让学生觉悟生命的尊贵,体验生命交流的愉悦,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。要达到这一目标,教师就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、促进者,和学生一同成长。我曾对学生说:“人可以平凡,但决不能平庸。大家是普通学校的学生,我是普通学校的老师。但我坚信,我们会用自己的努力在将来的某一天证明我们并不平庸!”